
3月25日,我校与波兰比亚威斯托克工业大学、克拉科夫工业大学共同举行国际工程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我校校长王中良、副校长杨静、比亚威斯托克工业大学校长Marta Kosior-Kazberuk、副校长Mirosław Świercz、副校长Dorota Anna Krawczyk、克拉科夫工业大学校长Andrzej Szarata以及三校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


太阳成集团tyc1050会场

比亚威斯托克工业大学会场

克拉科夫工业大学会场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展现国际工程学院“双校园”多元文化融合的宣传短片。国际工程学院院长黄凌翔汇报了学院2024年度招生情况、教育教学、学生活动及2025年工作计划等。三校委员会成员共同审议并通过了新一届国际工程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成员变更以及新增相关硕士专业的决议。
随后,三方校长就国际工程学院未来发展规划分别发表讲话。

克拉科夫工业大学校长Andrzej Szarata表示,国际工程学院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成为了中波高质量合作办学的典范,此次三方合作领域的拓展,不仅是对未来发展的共同承诺,也是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适应国际人才市场需求的共同选择,希望未来继续保持高标准的教学理念,持续加强学科建设与科研合作,促进跨学科交流与融合创新,不断提升学院影响力。

比亚威斯托克工业大学校长Marta Kosior-Kazberuk高度肯定国际工程学院合作成效,对我校导师给予学生的帮助以及对该校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同我校夯实科研合作基础并进一步丰富合作专业布局,持续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共同推动国际工程学院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太阳成集团tyc1050校长、联合管理委员会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王中良对波兰两所合作大学校长及委员会成员的精诚合作表示衷心感谢,强调在全球工程教育面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双重挑战下,唯有以开放姿态共享智慧,以务实精神突破边界,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工程领军者,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锚定高标准育人核心目标,打造可持续合作生态网络,持续优化更贴合全球工程领域需求的课程体系,推动三方师资联合研究常态化,探索三方合作的深度对接,共筑育人新高地。
太阳成集团tyc1050国际工程学院目前已招收五届本科生和四届研究生,在校生1089名,累计450余名师生实地赴波兰两校交流学习。此次举行联合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是落实我校与波兰两所高校长效沟通机制的重要举措,为提升学院管理能效、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方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持续锚定全球工程教育前沿,共探国际化人才自主培养新范式,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更多厚植家国情怀、兼具全球视野的卓越工程师。